首页中医外科皮肤及性传播疾病麻风正文

麻风发病的原因有哪些

麻风分枝杆菌,简称麻风杆菌,为麻风的病原,属分枝杆菌属,呈微弯的棒状,长1~8,宽0.3~0.5,无鞭毛及芽孢。革兰染色及抗酸染色均呈阳性,常聚集成束或球状排列。麻风杆菌的形态和染色性,可在细菌死后或经治疗后发生很大变化,如形成短杆状、念珠状等。

细菌适宜的生长繁殖温度为27~30℃,故主要在人体体温较低的体表皮肤、黏膜和浅表部位的外周神经生长。麻风杆菌生长极为缓慢,传代时间长达11~13天,迄今体外培养尚未成功。近年对麻风杆菌基因的研究揭示,与其他分枝杆菌相较,其基因中仅不足一半具有功能活性,而另一半以上为没有活性或称为假基因组成。

因此,麻风杆菌的血清学鉴定较为困难。我国学者证实,由1972年提出的麻风杆菌染色时的抗酸性,可被纯净新鲜的吡啶提取2h而丧失,可作为与其他分枝杆菌鉴别时的重要参考指标。麻风杆菌对外界环境有一定的耐受力。在体外干的鼻分泌物中,可存活9天。组织中的麻风杆菌,在4℃条件下可保持7~10天活力不变。

上一篇:麻风容易与那些疾病混淆   下一篇:麻风的传染方式
返回首页

相关新闻

猜你喜欢

推荐排行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