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中医常识中医诊断诊断基础正文

脉病人病的问题

在判断疾病预后轻重吉凶上,医界有“脉病人不病者死,人病脉不病者生”的俗谚。所谓脉病人病,简单地说,脉病就是脉象的异常变化,即病脉;人病乃机体发病后的症候表现,即症状。

最早谈到脉病人病问题的是《难经》,廿一难说:“经言人形病脉不病日生,脉病形不病日死。”其后《伤寒论·平脉法第二》继承发挥《难经》的观点说道:“师日:脉病人不病,名日行尸,以无王气,卒眩仆不识人者,短命则死;人病脉不病,名日内虚,以无谷神,虽困无苦。”成无己为之注日:“脉者,人之根本也。脉病人不病,为根本内绝,形虽且强,卒然气脱,则眩运僵仆而死,不日行尸而何!人病脉不病,则根本内固,形虽且赢,止内虚尔。谷神者,谷气也。谷气既足,自然安矣。《内经》曰:形气有余,脉气不足,死;脉气有余,形气不足生。”在临床上确有脉病或人病的情况,而且古代文献有记载,医中有流传,如何对待和评价它,是值得商讨的一个问题。

脉象和症状都是疾病的客观表现,医者只有依据脉症才能分析判断疾病。一般情况下,人体一旦发生疾病,脉症会相应的发生反映。由于疾病的种类、发病者的体质、抗病力、年龄等诸方而的差别,有的脉象变化较大,有的症状表现显著,或二者皆著,或二者皆微。“脉者血气之神,邪正之鉴(张景岳)”。脉诊对诊断疾病有重要的作用,尤其是心脉功能的判定,气血虚实及营血运行情况表现尤为突出。气血充实则脉强有力,气衰血亏则脉弱无力,血热则脉搏数疾,血寒则脉脱迟缓,血少则脉细或涩,血滞则脉结代而不整。急性热病脉多数而有力,慢性衰退性疾病脉多细而微。凡此种种,不一而足。症状的出现以急性病最为迅速和明显,诸如急性热病、外科疾患、胸痹、胃痛、痢疾等,莫不如此。有些病时作时止,症状亦时现时隐,有的慢性病亦有明显的症状,某些疾病在其发展形成阶段,多无症状出现。

脉病人不病是否就死或意味着病情发展严熏,人病脉不病是否就生或意味着病情轻微好转?这显然不符合临床实际,至少不是普遍如此。有许多的场合脉象已呈较大变异甚至出现结代脉等,未必就是病情十分严重或是死症;虽然古人论脉常提到某病见某脉凡日死、儿月死,不兼及症是缺少根据的,规定具体时间,更难准确。因为仅凭脉象还难以微到全面透彻的把握病情,也就难以做到准确的预后判断。周学霆说:“平人脉歇止无妨。”简直不以病论。周氏又说:“余弱冠时,尝至一地,见二妇人,切其脉按之至骨,丝毫欲绝,问其体,一毫无病。过十年再至其地,诊其脉依然故我也。过十年,三至其地,诊其脉依然如初也。距今叉十有余年矣,二妇白发齐眉,青衿满眼。”二妇人脉沉至如丝欲绝,以脉论,已不啻病脉,非但无危殆,且体健寿高,说明不能仅以脉变定吉凶病否。

戴起宗说:“《脉经》曰:脉来五。卜投而不止者,五脏皆受气,即无病。四十投而止者,脏无气,却后四岁死,以致十投一止者。四脏无气,岁中死。其言几脏无气,以分别几脏之死期,予窃疑之,果此脏气绝,又安能待四岁三岁乎?”可见古代有不少医家对完全据脉象断病,是持怀疑否定态度的。徐灵胎说:“至云诊脉,即可以知何病,又云人之死生,无不能先知,则又非也。盖脉之变迁无定,或有卒中之邪,未即通于经络,而脉一时来变肯,或病轻而不能现于脉者,或有沉痼之疾,久而与气血相并,一时难辨其轻重者,或有依经传变,流动无常,不可执,一时之脉,而定其是非者。况病之名有万,而脉之象,不过数十种,且一病而数卜种之脉,无不可见,何能诊脉而即知其何病?若夫真脏之脉,临死而终不现者,则何以决之?是必以望闻I可,三者合而参观之,亦百不失一矣。故以脉为可凭,而脉亦有时不足凭;以脉为不可凭,而又凿凿乎其可凭。总在医者熟通经学,更深思自得,则无所不验矣。”徐氏之言,确是平允之论。

人病脉不病是否就无险而获生,这也要具体分析。发病后脉症随应,这是普遍情况。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,人病而脉未显突出变化也常常有。在这种情况下,单据其脉不病断其生,也是片而失实的。生死轻重的判断取决于疾病的发病规律和特点,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与病变的严重程度如何。《内经》说:“形肉已脱,九候虽调,犹死。”有些恶性肿瘤、慢性病、老年功能衰退病,久病不起,病至形肉大脱阶段,虽脉候尚届调和,不能以脉调而忽视其预后的严重性。徐灵胎说:“噎膈反胃,脉如常人,久则胃绝而脉骤变,百无一生。”这是症变脉不变终至不救的例证。徐氏又说:“宜从证者,虽脉极顺,而症危,亦断其必死;宜从脉者,虽症极险,而脉和,亦决其必生。”其论颇具至理。

对疾病预后的推断:要全面客观地考察脉症,既重视症,也重视脉,有时症状发挥的作用大些,有时脉诊发挥的作用大砦,二者互参作用益大。另外,无论是脉是症,都是随着疾病及其不同阶段,而表现各异。我们必须做到知常达变,才能立于不败之地。张景岳说:“故凡诊病者,必合脉色内外,参伍以求,则阴阳表里,虚实寒热之情无所遁,而先后缓急,真假逆从之治必无差,故可以决死生之分,而况于疾病乎!此最是医家之妙用。”言简意赅,诊病之道,张氏有得矣。

上一篇:脉症的取合   下一篇:后世脉法时代的学术的背景及其影响
返回首页

相关新闻

猜你喜欢

推荐排行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