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中医耳鼻喉科耳科疾病旋耳疮正文

风热湿邪犯耳型旋耳疮

治疗方法:消风散加减;若湿重者可选用萆薢渗湿汤加减;若湿热壅盛者,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。

证候表现:耳部皮肤瘙痒、灼热感,数日后出现小水泡,溃破渗出黄色脂水,皮肤糜烂,甚则波及整个耳廓及其周围皮肤。舌质红,苔黄腻,脉弦数。

病因病机:风热夹湿邪上犯,蒸灼耳窍,故耳部皮肤灼热、潮红;风盛则痒,湿热盛则起水泡,溃破,黄色脂水浸淫;舌质红、苔黄腻、脉弦数为湿热内盛之象。

治则治法:清热祛湿,疏风止痒。

处方:消风散。

方用:消风散加减。若湿重者可选用萆薢渗湿汤加减;若湿热壅盛者,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。

处方:萆薢渗湿汤。

处方:龙胆泻肝汤。

出处:《中医耳鼻咽喉科学》·第六章耳科疾病(篇)·第四节旋耳疮(章)

原文:风热湿邪犯耳主证:耳部皮肤瘙痒、灼热感,数日后出现小水泡,溃破渗出黄色脂水,皮肤糜烂,甚则波及整个耳廓及其周围皮肤。舌质红,苔黄腻,脉弦数。证候分析:风热夹湿邪上犯,蒸灼耳窍,故耳部皮肤灼热、潮红;风盛则痒,湿热盛则起水泡,溃破,黄色脂水浸淫;舌质红、苔黄腻、脉弦数为湿热内盛之象。治法;清热祛湿,疏风止痒。方药:消风散加减。方中重用荆芥、防风、牛蒡子、蝉衣以疏风止痒;用苍术、苦参、木通以祛湿;石膏、知母清热泻火;生地、当归凉血散血。全方合用,可清热祛湿,疏风止痒。若湿重者可选用萆薢渗湿汤加减;若湿热壅盛者,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以清热解毒祛湿。

上一篇:肝脾湿热型旋耳疮   下一篇:血虚生风化燥型旋耳疮
返回首页

相关新闻

猜你喜欢

推荐排行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