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中医信息古今名医近代名医正文

近代名医--宗维新

生平简介

宗维新,字锡文,山东省历城县人,生于1900年,卒于1975年。幼读私塾,18岁随父宗世明学医,不久便名扬乡里。1924年迁居北京,1925年开业行医。1946年被北京市中医界推选为北京市中医师公会理事长。1955年,参加北京市市立第一医院工作,翌年4月任北京市中医学校教务长、副校长,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副所长。1959年担任中央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委员,北京市中医学会理事长。1960年任北京市红十字会常委,1962年任北京市科协常委,1963年任卫生部科委中医专题委员会委员。

学术思想

宗维新擅治内、妇、儿科疾病,深受患者信赖。对于“再障”的研究,是他卓有成效的临床课题。他认为脾肾阴阳损伤是本病的主要病机,在脾肾阴阳损伤的同时,往往伴有心肝的受损。临床多见肾阴虚损、肝阳上亢、脾肾阳虚等证型,或单见一型,或两型共见。“再障”不同于一般气血两虚或气血暴脱,而属于内伤血虚或虚劳亡血的范畴。一般气血两虚者,用补气养血之剂疗效尚好,而“再障”则病势缠绵,绝非朝夕之功,且要根据不同辨证加减用药。在治疗过程中见有肾阴虚、肝阳亢者,经填阴潜阳后,逐渐出现腹泻阴凉等证,说明已转入肾阴虚损、脾肾阳虚阶段。又如有些患者肾阴亏损证候好转后又可转为脾阳虚,究其原因,此病本质在于脾肾阳虚、肾阴亏损,当表现为肾阴亏损、肝阳上亢时,肝阳上亢的证候掩盖了脾肾阳虚的证候,经用填阴潜阳之剂后,虚阳深潜则脾肾阳虚证候逐渐显露出来。

临床经验

对于“再障”的治疗,宗维新将其划分为以下几型:肾阴亏耗、阴不敛阳型,表现为出血较为明显,兼有头晕耳鸣、心烦不寐,午后身热,两颧潮红,头颈部动脉跳动,脉象多见沉弦或细数躁动,治疗宜以滋阴潜阳为主,方用左归饮、犀角地黄汤加减。阴血亏损、肝肾阴虚型,表现为潮热盗汗、虚烦不寐、齿龈渗血、食少运迟、腹胀便溏、腰脊酸痛、遗精滑精,舌嫩无苔,脉见沉滑细或细数,方用归芍地黄汤、归脾汤或参苓白术散加肉桂、鹿角胶等。脾肾阳虚型,表现为心悸气短、肢冷畏寒、便溏自汗、腰酸阴凉,舌苔薄白,脉见沉细或细缓,治宜温补脾肾之阳,方选人参养荣汤、人参鹿茸丸、右归丸等。

在“再障”发病之初或治疗过程中,可以见到发热、烦躁、衄血、出血现象,此时急宜滋阴潜阳、凉血止血,绝不可因气血俱衰,而投大剂补气助阳药物,需从阴引阳逐渐转入培补脾肾之阳的治疗法则上去。尤其对阴虚阳亢患者,经过填阴潜阳治疗后出现大便溏泄、腹中阴凉等脾肾阳虚征象时,更说明了肝阳亢是标,脾肾阳虚是本。治标不治本则出现阴盛阳虚的证候,治本不治标又能导致助阳动火,阳盛阴衰。盲目使用苦寒泻火或益气摄血都会引起变证丛生,正如《血证论》所说;“当补脾者十之三四,当补肾者十之五六,补阳者十之二三,补阴者十之八九”。这个比例虽不是一成不变,但补益脾肾、补阳补阴的大法在临床上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所以在上述情况下,还可以汤剂滋阴潜阳,凉血止血,再用人参鹿茸丸培补肾阳,一面重用滋阴,一面鼓舞肾阳,因丸药力缓量少,不致补阳而伤阴,这样就达到阴阳相对平衡、阳生阴长的目的。

后世影响

宗维新一生热爱中医,其传人宗修英、梁贻俊、孙伯扬等,均已继承并发扬了他的学术思想,现已成为北京有名的中医专家。

上一篇:近代名医--姚正平   下一篇:近代名医--岳美中
返回首页

相关新闻

猜你喜欢

推荐排行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