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中医信息古今名医近代名医正文

近代名医--叶心清

叶心清,字枝富,四川省大邑县人,生于1908年,卒于1969年。师从汉口名医魏庭南,医术独到,在当时四川中医界颇有影响。1936年移居成都,在包家巷设诊,颇有声望。建国后,1955年奉调至京,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高干外宾治疗室工作,曾任重庆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,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等。

生平著作

叶心清,字枝富,四川省大邑县人,生于1908年,卒于1969年。13岁时随祖母迁居武汉,因祖母病重,幸得汉口名医魏庭南施治而愈,遂拜魏庭南为师学医。12年后返回重庆,与唐阳春、张乐天、龚志贤等开设“国粹医馆”,在当时四川中医界颇有影响。1936年移居成都,在包家巷设诊,颇有声望。建国后,1955年奉调至京,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高干外宾治疗室工作,曾任重庆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,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等。

学术思想

叶心清临证十分强调辨证论治。在人体五脏六腑之中,叶心清非常重视肝、脾二脏。他认为肝脾失调是诸病之源,故调肝健脾常常作为治疗多种疾病的首选方法。如他治妇科经带诸病,多从调肝健脾入手。盖肝为血海,脾主升清又为生化之源,妇科经带之病常有七情之因,首先肝郁不畅,影响脾主升清和健运消谷,导致血海失调,生化乏源,经期紊乱,烦而痛经,或清气不升、浊阴下注而带下不止,秽浊腥臭。调肝即调血止痛,健脾即升清止带,这是叶心清治疗妇科经带为病的特殊之处。

对于虚证,叶心清认为主要在肾亏,其理在阴损,其征在虚热,故理虚大法贵在养阴清热。养阴者必滋肾,知柏地黄最适宜,清热者用银柴胡、地骨皮、青蒿、白薇最对证。叶心清用养阴清热法不仅针对典型的阴虚内热见证,就是在哮喘、肝炎、再生障碍性贫血、风湿热、痹证以及妇科崩漏等诸多病种中,只要见有虚象也屡投此法而奏效。可见,养阴清热成为叶心清理虚治法的擅长。

临床经验

叶心清临证注意保护胃气。对于温燥伤胃阴之品,如半夏、厚朴等,应用非常谨慎。对于滋腻碍胃之品,如熟地、麦冬等,使用时常配伍砂仁、陈皮。在应用补气养血之品时,常佐木香、山楂、神曲、麦芽等。清胃火、养胃阴时,尽量少用龙胆草、栀子、苦参之类,而以公英、连翘代替。在治疗过程中,注意祛湿开胃之法。常用保和丸为主方,重用炒麦芽、炒鸡内金、木香、广陈皮、扁豆衣等。同时配合针刺,以足三里、中脘为主穴,配合点刺右期门或太冲以抑木和胃。对于痼疾顽症的善后收功,防病复发,一者可用原方10倍量,加开胃之品如麦芽、鸡内金、蒲公英、木香、陈皮、砂仁等制成膏剂或丸剂,每日坚持服,一般连用2~3料;二者每日口服香砂六君子丸3~6克,或者用保和丸在午、晚饭时服3克,均能起到保护胃气的作用。

叶心清临证治疗非常擅于针药并用,对于神经衰弱,眩晕耳鸣,头痛失眠以及胃肠疾病,风湿痹证,正虚痿证,麻木抽搐,癥瘕痛经以及病后调理等都采用针药并举的方法,互相配合而收卓效。

后世影响

叶心清十分关心中医事业,积极培养后继人才,先后收徒七人。其弟子,如陈绍武、沈绍功、张大荣、叶成亮、叶成鹄、徐承秋等,均为当代知名中医专家。

上一篇:近代名医--崔萃贤   下一篇:近代名医--姚正平
返回首页

相关新闻

猜你喜欢

推荐排行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