疳证是由于喂养不当,或因多种疾病的影响,导致脾胃受损,气液耗伤而形成的一种小儿慢性病证。临床以形体消瘦,面黄发枯,精神萎靡或烦躁,饮食异常,大便不调为特征。本病相当于西医学营养不良。
“疳”有两种含义:一为“疳者甘也”,谓其病由恣食肥甘厚腻所致;二为“疳者干也”,是指病见气液干涸,形体干瘪消瘦的临床特征。前者言其病因,后者言其病机和症状。由于本病起病缓慢,病程较长,迁延难愈,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,甚至导致阴竭阳脱,卒然而亡。故前人视为恶候,列为儿科四大要证之一。
疳之病名,首见于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:“蒸盛过伤,内则变为疳,食人五脏。”指出疳为内伤慢性疾病,病可涉及五脏。嗣后,历代医家多有阐述。《颅囟经》列举了17种不同的疳病。《小儿药证直诀·脉证治法》:“疳皆脾胃病,亡津液之所作也”。明确指出疳证-的病位、病机变化主要在脾胃。
关于疳证的命名与分类,历代医家认识不一,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诸家之论,列举疳证61候;《医宗金鉴,·幼科心法要诀》又重新划分为疳证19候。总的归纳起来,大致有按五脏命名:如肝疳、心疳、脾疳、肺疳、肾疳。按病因命名:如热疳、冷疳、哺露疳、食疳、蛔疳等。按病位命名:如外疳、内疳、口疳、牙疳、眼疳、鼻疳、脑疳、脊疳等。按病情分类:如疳气、疳虚、疳极、干疳等。按病证命名:如疳泻、疳痢、疳肿胀、疳渴、疳嗽、丁奚疳等。众说不一,临床难以掌握运用。目前参照古代文献资料,结合病程和病情,执简驭繁,将疳证分为疳气、疳积、干疳三类。以前由于生活水平低下,本病发病率较高,可见于各年龄儿童,且无明显的季节性。随着生活水平和医学水平的提高,本病发病率逐渐降低,病情也逐渐减轻。目前,本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,且以疳气为主,干疳少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