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中医常识中药词典中药词典S正文

山牵牛

【拼音名】Shān Qiān Niú

【来源】

药材基源:为爵床科植物巢腺山牵牛的根、叶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hunbergia adenophora W. W. Smith.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
【原形态】巢腺山牵牛 藤本。叶对生;具柄;叶片宽卵形,长4-10cm,先端尖至渐尖,基部心形,边缘波状至有浅裂片,基出腺3-5条。总状花序生于叶腋,下垂;花梗顶部和小苞片被柔毛,并散生鸟巢状腺体;小苞片2,初合生,后一侧开裂似佛焰苞状;花萼退化仅存一边圈;花冠淡紫色或近白色,花心黄色,长5-8cm,裂片扩展径达7cm;雄蕊4,二强。蒴果长约3cm,下部近球形,上部具长喙,开裂时似乌鸦嘴。

【生境分布】

生态环境:生于林缘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云南。

【性味】味辛;甘;性平

【功能主治】活血止痛;解毒消肿。主治胃痛;跌打损伤;疮疖;蛇咬伤。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6-12g。外用:鲜品适量,捣敷。
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上一篇:山萩   下一篇:山枇杷根
返回首页

相关新闻

猜你喜欢

推荐排行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