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出处】始载于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。
【拼音名】Fēnɡ Yínɡ
【英文名】Muscae
【别名】花虻、食蚜蝇
【来源】
药材基源:为狂蝇科动物蜂蝇的幼虫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ristalis tenax Linnaeus.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于污水粪坑中用抄网捞取,放入布袋内,在浪水中反复漂洗,直到清洁时取出,拌以草木灰,再用清水洗净,置沸水中略烫,取出,晒干。
【原形态】蜂蝇,体型如蜜蜂,长约15mm。身体黑褐色,全身被有金黄色绒毛。腹部有光泽,具橙黄色的横带纹。翅脉多波曲,以第3纵脉的波贡最深。雄蝇的复眼在头顶部,左右相近 。雌蝇两眼远离。每一复眼的中部有一由绒毛形成的明显的纵带纹。头部触角的触角芒简单无分枝,但基部分布短的细毛。幼虫身体圆筒形可椭圆形,具有似鼠尾样的长尾,尾长往往超过体长的数倍。
【生境分布】
生态环境:成虫喜出入于花丛间,栖息于野外。产卵于污水、烘坑中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全国各地。
【化学成份】
1.虫体皮肤的≥60%为可熔及残余蛋白,幼虫皮肤20%由几丁质组成,蛹的覆盖物的25-35%为凡丁质,而含酚性复合体或腊仅占10%。
2.视色素有视紫红(Rodopsin )、变视紫红(metarodopsin)等。
【性味】甘、苦;平
【归经】脾经
【功能主治】健脾消食。主治脾虚食滞,消化不良。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研末,3-5g。
【各家论述】《中国药用动物志》:有消食积,健脾胃的功能。主治消化不良,脘腹胀满,体倦无力等。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