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中医常识中药词典中药词典D正文

灯蛾

【出处】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

【拼音名】Dēnɡ é

【英文名】grain moth, tigermoth

【别名】飞蛾、火花、慕光、扑灯蛾

【来源】

药材基源:为灯蛾科动物灯蛾的成虫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rctia caja Linnaeus.

采收和储藏:秋季捕捉,鲜用;或用文火培干,研末。

【原形态】灯蛾,体肥大,茶褐色,长约3cm,展翅宽约8cm。头小,两侧有复眼1对;口吻发达,下唇须长。触角1对,羽状。胸节连合,有红色部。翅2对,膜质,被有鳞片;茶褐色,前翅具黄白色网状纹,后翅有黑纹数条。足3对。腹部肥大,橙黄色。幼虫长圆形,黑色,有灰黄或赤褐色毛。

【生境分布】

生态环境:成虫有趋光性。

资源分布: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。

【性味】咸;温

【归经】肺经

【功能主治】解毒敛疮。主治痔瘘。

【用法用量】外用:适量,研末撒。
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上一篇:灯笼果   下一篇:地仙桃
返回首页

相关新闻

猜你喜欢

推荐排行

返回顶部